19世纪。科学修复理论的形成
Close1812年卫国战争的胜利推动了自19世纪初在俄罗斯知识界中出现的自觉爱国主义情感的高涨。这也影响到人们对于文物的态度,将后者视为国家历史的见证及财富。战争结束后,很快掀起了恢复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遭废弃、被法国人毁坏的古文物的行动,并在19世纪30年代引起了广泛反响,因为建设师托恩推出了兴建大克里姆林宫方案。方案不只要保留大批古建筑,还要将它们与新建筑的风格浑然统一。在此期间,沙皇私人宫殿、多棱宫、大牧首圣器收藏室、十字厅、伊凡大帝钟楼等得以复原。上述工作其实已经具有修复的性质,虽然存在大量模仿及臆造等缺憾。
在20世纪初,俄罗斯已经积累了对建筑古迹进行实际修复的丰富经验。文物修复学科的理论基础及原则开始逐步形成。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,克里姆林宫迎来第一次科学性修复。修复工作原本是为庆祝尼古拉二世加冕日而进行的,不过为随后的罗曼诺夫王朝统治三百周年庆祝活动,修复工作并未停止。在此期间,圣母升天大教堂的正面恢复了古时的建筑形态,而圣母升天、天使长和报喜大教堂的内饰则被展开和加固古老的绘画所覆盖,相关的技法完善与之同时进行。
对大教堂广场的考古学方面的研究得以还广场以本来面目,并恢复的各大教堂的基座部分。对克里姆林宫城墙及塔楼的修复工作一直持续到一战爆发前。